人事行政部
0371-55619300
采購部
17737153623
銷售服務部
18790289030
郵箱
hnzzdzkj@163.com
公司地址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科學大道133號眾業達產業園1樓西側
微信公眾號

水壓是判斷城市供水管網運行質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供水企業既要保證用戶水壓的要求,又要考慮節能和防止爆管、降低漏耗等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管網壓力監控系統,以便及時掌握整個管網的壓力變化情況,這也是科學合理的調配管網水壓、實現管網安全、經濟運行的重要技術手段。
一、壓力監測的重要性
監測管網運行狀態
在線壓力表可以實時監測供水管網的壓力變化,提供詳細的數據反饋。通過監測,可以了解管網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壓力異常、波動等問題,便于及時進行處理和調整,滿足國家對于用戶的水壓要求。
提高供水系統管理效率
在線壓力表可以自動采集數據,并通過遠程傳輸和監控系統實現遠程監測和管理,可以幫助相關人員及時掌握管網的壓力情況,優化供水調度,提高管理效率,避免人工監測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延遲。
預防管網破裂和漏水
管網中存在過高的水壓易導致管道破裂和泄漏的風險。在線壓力表可以實時監測管網的壓力情況,一旦發現過高的壓力,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避免管道破裂和漏水事件的發生,減少供水損失。
模型服務及優化調度
將監測數據應用與模型,對水力模擬計算所提供的估計值作合理的質量評判;及時為模型提供必要的運行狀態數據,為實現優化調度打下基礎。通過對壓力數據的監測和分析,可以評估供水管道的設計參數是否合理,如管徑、流速等。
優化供水系統設計
通過長期監測和記錄管網的壓力數據,可以為供水系統的優化設計提供有效參考。根據實際數據,進行管網的合理規劃、調整和擴建,以滿足不同地區和時段的供水需求,提高供水質量和效率。
二、壓力監測點布設的方法
1.經驗法
這種即根據供水公司多年積累的經驗進行測壓點的布置。這種方法的優勢是能準確找到管網最低區的位置、最不利點和壓力變化敏感區。經驗法不具備一定的普適性,適合于管網運行時間較長、管網供水規律比較穩定、缺少水力模擬計算條件的供水管網。但缺點就是對舊管網需要多年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參與測壓點布設,并單純的依靠經驗,也不能保證方案的科學合理性。
2.理論法
以一定的理論基礎為依托,借助數學等其他學科作為輔助處理手段,通過分析計算得出可靠、準確的管網壓力監測點布置方案,理論性強,對工作人員的水平要求較高,適用性較強。目前國內外對壓力監測點優化布置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模糊聚類分析、靈敏度分析以及遺傳算法等。
靈敏度分析法
基于供水管網的水力學和拓撲學原理,通過建立靈敏度矩陣和方程來評估不同節點對整個管網壓力的敏感度。通過對靈敏度分析的結果進行排序,可以確定供水管網中的壓力變化靈敏點。
模糊聚類分析法
以聚類模糊理論為基礎發展的測壓點優化布置方法。該方法是將管網中的節點按照一定的聚類原則進行分組,根據模糊聚類所得的結果進行測壓點所示區域的確定,然后進行聚類中心位置的確定,即測壓點具體位置的選擇,
遺傳算法
遺傳算法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并利用遺傳算法進行優化求解,是人工智能領域應用比較成熟的優化算法,同時也是解決復雜組合優化問題的有效工具。遺傳算法應用廣泛,但在實際應用中,當管網規模較大時,計算結果有可能是發散的,計算量大,計算時間較長,不能保證求解得到的結果為全局最優解,有可能取得局部最優解。
多目標優化方法
指利用優化搜索算法求解優化模型,得出滿足約束條件的最優目標函數解。
三、壓力監測點的布置原則
在結合城市整個供水管網現狀及將來運行情況,并且具體分析目前管網中存在的在線或離線的測壓點、測流點的位置、類型和可用性的基礎上,為了盡可能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在測壓點布置時應遵循代表性、分區覆蓋、壓力波動區域、關鍵節點、系統擴展預留、通訊設備布設原則、安裝環境考慮等七大原則。這些原則可以事半功倍的完成測壓點的布設工作并且提高測壓點布設方案的經濟性。
1.管網水力分界線
城市供水系統如水源環形管網結構,并且情況復雜,涉及面廣。那么在短時間內需要水量的變化便可引起管網壓力的大幅度變化,其水力分界線往往是配水最不利的地區,最能反映管網的配水偏差情況。管網遠程監控點首先應選在水力分界線處的干管上。
2.管網水力最不利點、控制點
管網末梢屬于配水的不利處,能較好的反映管網的配水偏差情況。另外,地面高程與配水壓力有密切的關系,在地面高程偏高或偏低處(相對水廠高程而言)的配水服務壓力對調度工作影響較大。為了保證管網末梢及高差特異點有合理的服務壓力,在這些地區設置管網測壓點是必要的。
3.大用戶水壓監測點
為了確保重點部門和特殊用戶的正常用水,在為其供水的干管上設置測壓點。以哈爾濱市為例:工業基礎發達,有許多用水大戶,由于用水量大其用水量的變化影響著區域壓力的變化,并且為了保證其用水的安全性,也需要在其附近布設在線測壓點。
4.主要用水區域
在用戶集中地區或用水大戶附近,管網壓力容易波動起伏,故這些地區可以作為輔助監測區,設置測壓點。
5.大管段交叉處水區域
在大管段相交處設置測壓點,可結合測壓點記錄數據分析發生爆管等管網事故的影響因素及其與管道壓力的關系,總結經驗教訓,為減少事故、合理調度提供有力輔助。
6.管網運行調度工況點
包括增壓泵站前,水廠出廠管段等對管網調度工況變化反應較敏感的區域,在這些區域設置在線測壓點,有助于了解調度計劃的實施情況及管網狀態對調度命令的反應。
7.管網低區壓力監測點
各城市都會因不同原因存在著一些低壓區,通過低壓區壓力監測點的設置,可以及時監測這些區域的供水壓力,通過壓力信息的反饋及時調度,保證供水服務質量。
8.供水發展區域預留監測點
為了適應城市供水中長期的發展需要,考慮在供水發展區域預留監測點。
9.管網測壓點設置密度
在平原地區建議每5~10平方千米設置1個為宜。給水范圍較小的城市、丘陵、山區城市可以適當增加管網測壓點的設置數量,放寬到每 3~5平方千米設置1點。有特殊需要或經濟技術條件容許,亦可適當增加管網測壓點的分布密度。
另外,管網測壓點的設置密度與調度功能有關,隨著調度功能需求的增加,測壓點的設置位置和數量均需要按實際情況調整。